元旦假期剛過,班上幾位同事工作之余聚在一起閑談,聊著聊著不約而同的扯到了“出禮”這個話題。大家不言而喻的感慨“禮”太多,“請”太亂,“慶”太頻......大多數(shù)人都有怨聲載道之意,大有都是這個 “慶”字惹的禍之嫌。
“慶”字的注釋主要表示祝賀、幸福、福慶、吉慶、福澤等(姓氏除外)。單從字型的框架結(jié)構(gòu)看就確妙不可言,一個看似簡單的字,卻常常有著十分豐富的內(nèi)涵和極為深刻的寓意。一廣一大合而為慶,“廣大”者,眾多也;換言之,“慶”者賀哉。所以,在我們這個國度里,可慶之事、可賀之處,比比皆是。如娶妻生子、喬遷購車、高考入學等等,都要天經(jīng)地義地慶賀一番。
凡慶都有喜,喜則慶,慶則喜。久而久之,“賀”就愈演愈烈,“慶”便越發(fā)變味,現(xiàn)如今人們便想方設法來尋喜、造喜,就連喪事也要當成“白喜事”來慶。慶得多,表明吉利;慶得排場,足見祥瑞。
殊不知,“慶”欲一旦亢奮,搞起來也就沒了普。以史為鑒,宋徽宗把江山坐得一塌糊涂,為逃避陸沉之職,傳位給了兒子,朝臣們文恬武嬉,頂著個欽宗又是慶又是賀,最終導致徽欽被擄。后來,趙構(gòu)直把杭州作汴州,也緣于慶。再以當今人為例,十歲慶、二十慶;三十慶、四十慶;六十花甲要慶,人生七十古來稀,更得要慶。慶完老的,還要慶小的,添丁加口,香火得續(xù),且能不慶?尤其是如今,“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”,“小皇帝”一旦“君臨”世上,三日慶、十二日慶、滿月慶、百日慶、周歲慶,非要來他個一慶方休不可。
封建時代的帝王之慶已是久遠的事,且不用管他。個人的這慶那慶亦屬私事,如同穿衣戴帽各人所好一樣,他人即使腹有非議也干涉不得。需要說道說道的是時下掏公家腰包的這慶那慶愈來愈濫,什么公司成立或開業(yè)、工程奠基或竣工、產(chǎn)品問世或獲獎、機構(gòu)升級或更名等等,皆可成為“慶”的由頭,而且只要“慶”字出頭,就得你攀我比,鈔票開路,皆大歡喜。更為流行的“慣例”是慶與吃、喝、玩、樂,洗、跳、敲、療相依相伴。據(jù)報載:某縣一家公司慶“周歲”,來賓千余人,宴請百余桌,僅吃喝一項就花掉幾十萬元,尚不算其它“項目”的開銷。慶的“程序”自然少不了領(lǐng)導的“蒞臨指導”,而有些領(lǐng)導者往往熱衷于此,逢慶必到,樂此不彼。某縣一鎮(zhèn)辦企業(yè)舉行開業(yè)慶典,該縣“五大班子”領(lǐng)導居然一個不落,統(tǒng)統(tǒng)到位。還有的領(lǐng)導者上午參加這里奠基,下午又去那里剪彩,甚至“南征北戰(zhàn)”三四處,忙得不亦樂乎。不言而喻的是,慶典的操辦者大多是忘不了給“連續(xù)作戰(zhàn)”的領(lǐng)導們打點一些“辛苦費”。
足見,如此之慶,已經(jīng)成了吞噬和浪費國家錢財?shù)摹昂诙础保菙纳鐣L氣的“毒菌”。清除腐敗,治貪倡廉,凈化社會風氣,必須注意堵“洞”滅“菌”才行。否則,“慶”得越發(fā)頻繁,越發(fā)糟糕,最終非得把一些人,乃至整個社會刺激得亂了方寸、陰陽混淆不可?!
|
|